五年级习作读后感公开课教学设计

一、教学目标:
1. 理解读后感的概念,并能够准确表达个人的读后感;
2.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,并加强对所读内容的思考;
3.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。
二、教学重点和难点:
重点:理解读后感的概念;能够准确表达个人的读后感。
难点:培养学生主动阅读和思考的习惯。
三、教学准备:
1. 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文章,可选择与学生生活、成长相关的主题;
2. 学生个人读后感写作的模板;
3. 准备录音设备。
四、教学过程:
步骤一:导入(10分钟)
1. 讲解“读后感”的概念,即通过阅读后,自己对作品的思考、感受和观点的体现。
2. 进行讨论,询问学生是否有过类似的阅读后感经历,并简要谈谈自己给别人的阅读后感。
步骤二:阅读文章(20分钟)
1. 学生阅读一篇由教师提供的文章,并给出足够的时间。
2. 教师引导学生发表对文章的整体感受,如主题、情节、人物等方面的思考。
步骤三:展示读后感写作模板(10分钟)
1. 教师给出学生个人读后感写作的模板,包括引言、主体、结尾三个部分。
2. 教师示范填写模板,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填写。
步骤四:学生个人写作(20分钟)
1.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,填写自己的读后感。
2. 学生可以参考模板的内容,在不同的部分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。
步骤五:展示读后感(10分钟)
1. 学生依次上台,读出自己的读后感。
2. 全班同学可以就同一文本的不同读后感进行讨论和分享。
步骤六:总结(5分钟)
1.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和体会。
2.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评价,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积极思考,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。
五、拓展活动:
1. 观看一些与阅读相关的视频,如作家访谈、经典作品的改编片段等,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。
2. 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分享会,学生可以在会上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,并谈谈自己的读后感,与同学们进行交流。